联发科的2024:甜点芯守基本盘旗舰芯冲高端靠

  2024年,是手机市场全面复苏的一年,整体市场出货量的提升让厂商们更有信心。新款手机在外观、影像、屏幕等方面不断发力,为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注入了新活力。

  作为移动芯片主要供应商之一的联发科,也在这一年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。这一年,联发科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加快抢占市场份额,与高通上演了一场“龙争虎斗”。在即将结束的这一年,联发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呢?作为雷科技2024年度专题的一部分,我们在此进行盘点。

  2021年,联发科发布了自家首款旗舰手机芯片天玑9000,其参数和表现让联发科终于有了冲击高端市场的实力,后续联发科也趁热打铁推出了多款高端芯片,让市场逐渐接受联发科的高端定位。

  2024年,联发科发布的两款旗舰芯片天玑9300+和天玑9400可谓是再次刷新了市场对联发科的认知。

  先说今年5月发布的天玑9300+,其在CPU架构方面采用了全大核设计,频率也提升到了3.4GHz,在理论性能方面超越了苹果A16处理器,也让小雷看到了属于联发科的巨大潜力。

 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,由于发布时间比较尴尬,今年搭载天玑9300+处理器的机型并不多,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定位中端的产品,唯一能称得上旗舰的只有vivo X100s和X100s Pro。尽管其在搭载机型数量方面算不上多,但从国产厂商愿意多次争夺天玑首发来看,联发科在高端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。

  联发科今年线,它延续了全大核设计,并将制程工艺更换成第二代3nm,光是凭这两点就让功耗低到新的程度。

  联发科官方表示天玑9400在峰值性能相比天玑9300提升了41%的同时,功耗降低44%,这个成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。雷科技也对搭载天玑9400的几款机型做了详细的性能体验,以首发天玑9400的vivo X200为例,它不但能够在一系列3A手游大作中保持全程满帧,而且整机平均功耗从未超过5W,确实算是新一代旗舰神U。

  而且天玑9400还加入了PC级别的硬件级光线追踪、更快更流畅的天玑星速引擎以及AI等一系列功能,对于游戏方面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。

  在AI方面,天玑9400提升也相当明显,在AI-Benchmark的测试排行中,其AI跑分超过10000分,相较天玑9300和天玑9300+近乎提高了50%。出色的AI能力既能进一步释放手机端的AI潜力,也能推动更多创新生成式AI应用诞生。

  天玑9400的发布也告诉市场一个新的道理:一味地去卷高频率并不是好事,如何用新架构、新工艺以及AI技术去提升处理器的日常使用体验,才是有意义的。

  如果说去年发布的天玑9300是联发科对高端市场发起的一次冲击,那么今年全方位进化的天玑9400就证明了,联发科芯片同样可以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之一。不过联发科要想在高端芯片市场站稳脚跟,除了亮眼的技术参数外,还需要将生态能力、合作者关系等同步建立起来,然而这些非一日之功,我们还需要给联发科时间。

  高端手机只是手机厂商秀肌肉的产品,销量主要还是来源于中端和低端手机,换句话说,手机厂商和芯片厂商想要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,就必须在中低端市场拿出真正有诚意的产品。

  天玑8250算是一颗「换壳」芯片,它在硬件架构方面与22年发布的天玑8200完全一致,只是增加了一个名为星速引擎的新技术,官方表示其能提升芯片的游戏表现。但考虑到目前搭载天玑8250的机型仅有OPPO Reno 12一款,因此在这里就不展开讲解。

  天玑8350首发机型为OPPO Reno 13/Pro,别看它的命名和定位貌似不高,实际上它在架构和频率方面相比去年发布的天玑8300有了质的提升,CPU和GPU方面的表现十分接近天玑9200处理器,算是中端处理器中的佼佼者。

  天玑8400不但相比前代在性能和功耗方面有了质的提升,综合性能也摸到了天玑9300的尾巴,而且还加入了不少中端处理器没有的旗舰级功能:MediaTek Imagiq 1080 ISP影像处理器、5G-A 调制解调器、网络质量监测系统。

 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AI。在AI概念爆火之前,联发科就早已布局,基本在每一款联发科芯片上都能看到独立的AI计算单元,例如天玑9400配备了NPU 890,它是市面上第一款支持端侧LoRA训练和端侧高画质视频生成的NPU,相比起天玑9300,它在大语言模型(LLM)的提示词处理性能提升80%,功耗节省35%。

  天玑9400还集成MediaTek天玑AI智能体化引擎(Dimensity Agentic AI Engine),可将传统AI应用程序升级为更先进的智能体化AI应用。联发科还积极与开发者合作,为之后的AI智能体、第三方应用程序和大模型之间提供统一的标准接口,降低他们的开发难度,也变相加快了AI生态的建设。

  联发科在AI上的努力也变相推动了手机端侧AI领域的进化速度,如今我们可以依靠手机生成图片、视频,通过AI来处理图片文档,甚至让AI去帮我们总结一些长且乏味的专业论文,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联发科在AI方面的努力。

  仔细观察联发科今年的处理器,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,那便是死磕能效比,这也为联发科推动AI发展打好了基础。可能有些读者会好奇,处理器能效比跟AI有什么关联吗?实际上AI对于设备的功耗影响是非常大的,如果连最基本的续航都不能保证,那再强再好用的AI功能也只会拖了手机的后腿。

  除了手机芯片领域外,联发科基于AI在网络和PC芯片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在天玑处理器强大AI性能的加持下,联发科曾推出一项名为Gen-AI compute as One的技术。24年2月,雷科技MWC 24报道团曾对这一技术进行专项报道。简单来说,基于这一技术,你只要在家中或是办公室内安装一个分布式接入点,即可让整个区域中所有连接同一Wi-Fi的设备共享它们的算力。

  按照联发科官方的介绍,原本一整个渲染任务都是交给笔记本电脑处理,但当工作人员将电脑旁的手机连上WiFi后,电脑上的渲染任务就会自动分配30%到手机上。如果再加一台手机,电脑的「工作」量还会减少30%。

  除了常规的CPU、NPU和GPU外,这项技术甚至还能自动融合区域内所有设备的AI算力,让一台手机就能拥有堪比PC的AI算力。虽说这项技术目前还未完全落地,但可以预见的是,在未来的AI时代中,联发科的这一方案和思路,必然会成为不少厂商的学习和借鉴对象。

  从联发科在芯片技术上的投入和发展重点,我们不难看出:联发科的野心,不只是想做一家芯片供应商,而是想通过芯片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AI计算生态,帮助软硬件开发者一同打造更多能解决用户痛点的新功能。当联发科的生态完善后,天玑芯片会有更强的竞争。对于联发科来说,这套生态体系也有利于夯实“护城河”,进一步扩大天玑产品的体验优势。

返回列表